青松建化

人气指数: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9-20 06:41
网站介绍

  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工业企业。

  一、新疆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1993年,青松建化被国家统计局列入《中国百家建材企业》,排序第70位;1994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估列入《 中国新疆工业企业 》第25位;《中国新疆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12位;《新疆工业百强 利税》第9位;1995年至1997年名列兵团10大盈利企业第2位。
  
  自1992年至今连续 保持自治区、兵团《文明单位》称号;1995、1996、1998年分别被自治区 、兵团授予《基层党组织》称号;199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青松建化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地处戈壁荒原的厂区,绿化覆盖面达33%,1994年 被评为《全国100家环境保护先进企业》;1999年度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000年9月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2001年5月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7月1日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1年12月28日,企业被宣传部、组织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企业»;2002年11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10月经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测“青松牌”水泥为«国家质量检验合格产品»;2004年再次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建材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建材行业质量诚信先进示范企业»称号和“青松牌”系列«全国建材行业质量可信产品»。
  
  公司2003年实现净利润3037.9万元,2004年经济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利润40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
  
  二、从陷入困境到连续十五年保持快速、高效、稳定的发展。

  同兵团绝大部分老工业企业一样。 建化总厂也是在渺无人烟的戈壁荒原上艰苦奋斗创建起来。五、六十年代,兵团农一师白手起家、土法上马,艰苦创业建起了“小化肥、小水泥、小水电、小煤矿”创建了农一师早一批工业企业。 1965年,这批“土小”企业合并组建了

  农一师胜利建筑化工厂(青松建材化工总厂前身)。艰苦创业燃起过企业次辉煌,企业实现利润高曾达306万元。也同兵团绝大部分老工业企业一样历史进入八 十年代,企业老化衰退,建化总也陷入困境。燃尽了创业的辉煌,当年“”土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生产低下的弊端突出地显露出来了,经济效益连年下降, 到1980年, 3327名职工的建化总厂,年利润仅19.6万元 ,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 职工年收入仅912元,职工生活福利“欠帐”累累,全厂没有一幢楼房,职工蜗居在破烂的土块房,甚至“地窝子”里。厂中学、幼儿园、职工医院破败不堪。身居戈壁深处,远离城市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企业困难重重,问题成堆。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九十年代,仍有众多的国有老企业在困境中挣扎、徘徊,而建化厂总厂却早已迈出困境,走出了一条立足企业内部挖潜改造,立足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原有资产盘活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从1983年至1999年,保持了连续16年快速、高效的发展、而且,发展稳定健康,没有大起大落,经济增长质量较好。1999年工业总产值是1980年的21.85倍;销售收入是1980年的17.23倍;实现利润是1980年的112.14倍;上交税金是1980年的16.82倍;职工年均收入是1980年的12.96倍,特别是建化总厂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而企业职工人数却反而减少,1999年职工人数比1983年职工人数多时的3862人减少162人。1999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职均创利分别是1980年的19.7倍和101.2倍。
  
  三、青松建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的体会:

  体会之一:发展是企业的生命。唯有发展,才是企业的生存;唯有发展,才有职工的一切。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靠自己的发展。”建化总厂咬定发展不放松,以企业发展的实践,贯彻邓小平发展理论,以企业发展的实践生动地显示,发展是企业的生命。唯有发展,才有企业的生存,唯有发展,才有职工的一切。
  
  八十年代初,青松建化的现状是:总厂下属的“土小”企业,生产规模极为低下,没有支柱产业,没有主导产品,该发展的发展不成,要淘汰的淘汰不了。面对困境,公司高层抓住了企业衰退的病根—病根就是“停滞”,开出了根治的药方—药方就是“发展”。 企业如何发展?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结合企业实际,他们决定主攻水泥,发展水泥生产。 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改革开放发端的八十年代之初,大部分企业依然承袭计划经济的旧观念—企业发展等上级计划,靠上级立项,要上级拨款。高度集中统一,半军事化体制的兵团企业,旧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可是,建化总厂却摆脱了“等、靠、要”的旧观念,迈出了依靠自己力量发展企业的新步子。当时这一步确是颇具勇气的重大改革决策,是思想观念的重大突破和企业发展道路的重大改革。也许,正是这一步之差,青松建化实现了连续十五年的发展,而不少兵团老企业至今仍未走出低谷。
  
  1983年,青松建化同南疆某石油基地签订协议,基地贷款800万元,建化总厂主要以基地急需的水泥归还贷款。800万元投入水泥厂技术改造,维持了整整17年的3.2万吨生产能力的水泥厂,生产能力增加到10万吨。停滞多年的企业,重新启动了发展的巨轮。而且,比眼前经济效益更为宝贵得多的收获是—企业如何发展的思路和眼界被打开了,从此企业的发展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走向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广阔前景。此后,1985年、1988年又经过两次技术改造,普通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8万吨,新建了一条年产5万吨特种油井水泥生产线,总生产能力达到23万吨。企业效益连年上升,1988年实现利润达550万元。然而,由于国家经济调整,水泥销售下滑,1989利润下降至405万元。“企业还要不要发展,企业还敢不敢发展” 。问题极为地摆在领导班子面前。
  
  可是,总厂领导班子却认定,“市场面前,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并响亮的提出:企业领导不求发展 ,是企业的罪人,是职工的罪人。领导班子总结企业发展的实践和经验,确定了一条企业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量力而行,梯度增长,滚动发展”正确的发展原则,保证了企业更扎实的快速,高效、稳定发展。青松建化对水泥厂又进行了三次技术,2003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同时,对下属其他企业也进行了一系统技术改造,开发了一批新项目、新产品。1991年至1995年的“八五”期间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五年工业总产值2.5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880万元,上交税金总额3568万元,分别比“七五”期间增长252%、185%、308%;职均年收入“八五”末的1995年比“七五”末的1990年增191%,公司到200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净利润8000万元。
  
  企业的发展为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解决职工生活福利“欠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企业在十几年间,总计投入数千元,先后新建了职工俱乐部、厂中学、幼儿园、职工医院;年年新建职工工住房,到1999年底,1563户职工住进了水、暧、卫设备的住宅楼,家家接通了有线电视,职工可以收到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卫星转播节目。职工文化、生活福利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咬定发展不放松使企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职工人心稳定、安居乐业。
  
  体会之二: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根本转变。没有任何因素妨碍企业自身实现两个转变,所有企业都可以,而且应该眼睛向内,从本企业现有条件起步,实行两个转变。青松建化在总结他们的发展实践时,深刻地体会到:当时虽然没有“两个转变”的提法,但是自己十几年的发展之路符合两个转变的要求。而且,也正是由于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中,积极进两个转变的有效探索,并迈出了一些实质性的步子,才实现了企业连续十六年的快速、高效、稳定的发展。
  
  TEL:0997-2811282 13709974221
  FAX:0997-2811282
  邮编:843000

免责声明:
此页是<青松建化>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青松建化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xjqscc.com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s://wang335538.honpu.com/